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

插秧,插秧,這兩個字也聽了十幾年了,卻從沒想過插秧是怎麼回事‧0822補記


我必須說,在我還沒有搬到鹿野之前,沒看過人插秧。插秧,插秧,這兩個字也聽了十幾年了,卻從沒想過插秧是怎麼回事,也沒想過插秧前有育苗。當我看到秧苗盤上的稻秧,才意識到,「喔,原來插秧前,稻子是在這裡長大成苗的呀!」

都長到這麼老了才了解這件事,想起來很不好意思,但真的是這樣。不曉得吃下多少米飯了,卻連稻子小時候都沒見過。

當然後來我也知道,種稻不一定要先育苗,也有人直接播種的。不過,在台灣好像很少人直接播種,我所知道的直播是從書上看來,一位叫福岡正信的日本人,把種子揉在黏土裡,做成黏土丸子直接播種。

8月22日,L和W的田都在補秧。我看著那些根緊密相連的秧苗,不知道該怎麼下手。Doris說,你就一次抓個兩三株;Tim說,你不用怕她們的根斷掉,她們被種下去就會再長根了。

Y說,稻子是草耶,不用怕啦。

我用手,剝下幾株稻苗;田裡雖然有水,但土有點硬,得先用手或樹枝戳個小小的洞,才能把秧苗插進去。挖洞,插秧;挖洞,插秧。「你都先挖洞喔?這樣插秧被老農夫看到,一定會被笑……」

一定會被笑,有什麼關係;哈哈。

後來走到水更多土更軟的地方就不用戳洞了,秧苗可以直接站在土中。我這才知道,為什麼插秧時田要有水;土要是硬梆梆的,軟軟的稻秧怎麼找家呢?

還沒插完一整排,腰就痠了;要是插完一整片,隔天一定爬不起來。真是難怪,在還沒有機械插秧的時候,農村得有夠多人力。

我一邊插秧,一邊想:習慣機械插秧以後,會不會忘掉插秧本來是一件很慢的事?慢,而且不可能多;一甲地一個人插秧可能要花十天的時間,十甲地就要一百天;一百甲地,人要怎麼種呢?

我又想,究竟是因為人類有越來越多的趨勢,才開始想辦法製造機械生產糧食?還是因為先發明了機械來生產糧食,有夠多的糧食才使得人類人口越來越多呢?

想完這個問題,我才發現答案不應該是二選一。人類的發明經常不是為了某個目的,而是起於好奇心與欲望。

L的田有三個人在補秧,於是我去到W的田,看需不需要幫忙。

看到W插秧,我想我的「幫忙」大概是幫倒忙。W插秧很快,但歪歪的。我問歪歪地沒關係嗎?「只要秧苗和秧苗的間距一致,就不會影響她們生長。插不整齊的影響是,到時候要除草要管理的時候,比較麻煩吧!」W說。

補完秧的隔天,L巡田時發現前幾天插秧的地方都長出草來了;然後隔天的隔天,W也發現他田裡的雜草已經長得像綠色的地毯……。同樣都是草,為什麼稗子就是比稻子會長呢?除草,真是很累人的事呀!這就留到下一篇補記了。

──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